2024年栾川县民政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目标纵深推进的攻坚年,更是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市民政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决策部署,紧盯全省“四大民政”工作布局,围绕“六个重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作用,全力推进现代化民政建设。
一、聚焦党建引领,夯实干部思想根基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整、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研讨,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贯彻氛围。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创建党建学习品牌,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质量。
(二)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党建质量。一是认真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述职述廉、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过主题党日、到支部讲党课等活动。二是以“五星”党组织和“四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民政系统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健全党内关怀制度,增进党员对组织的依靠和感受组织的温暖。三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调查研究交流研讨制度,确保常态长效。
(三)细化从严治党,提升廉政建设。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督促党员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三届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把握民政工作政治属性,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做好县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照巡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坚持上下联动,按照整改方案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四是严格落实重要节日廉政提醒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坚持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三不腐”。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强化执纪问责“治未病”,加强执纪监督检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设廉洁民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四)防范化解风险,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有关文件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目标管理,并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工作及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督导。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依法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二是建立健全民政系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和风险预警提示机制。及时排查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完善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的发现、分析、研判及处置机制。通过舆论监测平台,及时发现并快速收集民政相关网络舆情信息,分析预判突发和重大舆情,坚持正面发声,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
二、聚焦民生保障,筑牢社会救助基石
(五)高效联动做好困难群众救助。一是持续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稳步提升供养服务质量。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大流动人口救助力度,提升临时救助质效。二是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专项救助政策向低收入人口延伸,使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得到相应救助。
(六)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探索入户核查新模式。一是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二是依托各乡镇(街道、示范区)社工站,探索“民政+社工”低保入户核查新模式。对新申请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不低于30%的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七)推动跨步部门信息整合,守牢返贫底线。积极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轨,加快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相应救助保障范围,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八)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便民性。依托省、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按要求适时推动社会救助事“网上办”“掌上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形“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满足困难群众类别化、差异化救助需求。不断完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积极引导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救助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聚焦普惠共享,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九)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严格落实省、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发动、排查摸底、合理布点、分类建设、组织运营、持续实施等阶段性工作,合理使用老年助餐保障资金,促进助餐服务机构建设。全年要建成45个老年助餐场所,推动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县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确保每个街道(乡镇)都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中央厨房),不断提升我县老年助餐供给和服务水平。
(十)持续构建完善“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梳理常住人口4500人以下和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小区,结合住宅区配建移交社区养老用房,推进小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切实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二是提升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标准化运营水平,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以大带小”组网运营,同时积极创建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四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栾川乡、潭头、石庙等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各乡镇(示范区)建成村级集中养老服务站点16个、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34个,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十一)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一是认真完成等级评定工作。按照洛阳市民政局要求,组织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个,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二是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依托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供需对接,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三是打造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落实国家机构养老、社区照料、居家上门、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服务规范,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规范化。
(十二)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做好改造对象的评估认定工作,建立信息台账,加强监督管理,年底前改造完成174户,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
(十三)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一是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及市、县培训平台,实施“助老金拐杖”养老人才专项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全年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低于312人次。二是依托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1个街道级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站、2个社区级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站,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到街道、社区及家庭开展通俗易懂的技能培训,普及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十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一是落实省、市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实施方案。依托全县旅游资源探索发展特色养老服务产业,依托“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整合医、养、康、护、文旅等资源,打造“养老+医疗”“养老+旅居”等联动配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旅居老人提供住宿引导、服务解说、信息咨询、服务转介、“派单式”上门等服务。二是依托项目建设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引进优质养老服务团队入驻开展运营,确保项目在6月底建成投用;重点实施栾川县养子口康养度假示范区建设项目(已列入2024年“十大工程”),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各类前期手续,确保项目在7月底前实质性动工建设。
(十五)做好老龄工作体制改革衔接准备。认真学习省、市关于老龄工作的部署安排,根据改革具体任务,主动与卫健部门做好衔接,梳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任务,积极谋划乡镇老龄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老龄工作政策体系,抓好老龄政策研究宣传等工作。
四、聚焦便民利民,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十六)优化婚姻登记工作。一是认真履行工作规范,做到真心服务。提升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管理水平。积极向县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推动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做到优质、快捷、高效、便民,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二是开展婚俗改革,创新婚姻服务。计划从一街三巷、东岭植物园、老君山、鸡冠洞四个具有栾川特色的地标中选取两个建设室外颁证点,推广集体婚礼,鼓励礼仪创新,引导广大适婚青年婚事新办、简办。三是提供专业辅导,改善家庭关系。积极配合行政服务中心2024年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一个,由专业人员为婚姻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危机处理,为婚姻当事人正确看待婚姻问题、履行婚姻义务提供咨询。
(十七)高效落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一是着力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强化业务档案建设,完善儿童福利管理数据平台。深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化保障、精准化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福彩园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二是完善困境儿童规范化管理。开展困境儿童深度排查、精准评估、完善数据档案,提供分类保障和关爱服务,重点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收养登记培训,落实收养评估制度,规范收养档案管理,依法办理收养登记。
(十八)高效推进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开展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推动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示范区)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照护服务运营管理机制,提高照护服务机构使用效益。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指导赤土店镇卫生院做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
(十九)高效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水平。一是精准实施救助,延伸服务功能。拓宽救助范围,分类施策积极主动做好救助服务。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坚持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二是开展好“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大爱寻亲护送返乡”“6.19开放日”及安置落户等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安置特困供养人员生活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高未成年人在福利中心期间的管理工作,时刻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二十)深化殡葬领域改革与建设。坚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完善殡葬惠民服务供给。倡导绿色殡葬理念,大力推行生态安葬;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稳步提升火化率;推进殡葬项目建设;完善殡葬服务管理,推动成立殡仪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确保全县公益性公墓加快投入使用。
五、聚焦基层民主,推动邻里中心提质增效
(二十一)强化邻里中心运营管理。根据市民政局下发的《洛阳市2024年邻里中心建设运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县将对2个小区级邻里中心加强建设运营管理,从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项目设置、增强运营效果等方面对已建成的13个邻里中心进行提质升级。按照“应下尽下”的原则,指导基层及时更新资源下沉清单。
(二十二)提升“三自”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推动“三自”组织从增量转为提质,通过多渠道资金投入和项目落地激励“三自”组织发展,确保其作用发挥效果越来越好。创新“邻里中心+”运营模式,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引流量,增强运营可持续性,不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助推邻里中心建设运营长效发展。
六、聚焦共建共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二十三)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好社会组织党支部阵地及党组织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持续创先培优,落实源头管控,从严从实把好社会组织登记关,通过媒体宣传、等级评估等有效途径培育优秀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并引导其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十四)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用好“三自”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一是自开展年检工作之日起,分批对全县社会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全覆盖,精准掌握社会组织数据,并对各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摸底督查。二是用好“三自”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抓好“三自”组织提质增效、完善发展方案,动员三自组织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丰富社区生活,督促活动频繁的组织帮扶贫困村,助力乡村振兴。
(二十五)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建立长效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健全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七、聚焦全民参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二十六)持续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根据市慈善联合总会要求,为支持“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面推进,我县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对项目进行以奖代补。根据互助基金的筹款数额,按比例对我县参与“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的村社进行配捐,县慈善总会积极动员全县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和广大慈善工作者、志愿者,探索创新、干事创业,把“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走深走实,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二十七)用好“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通过建立“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统筹兼顾,加强政策衔接,形成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合力,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通过急难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
(二十八)继续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全力做好2024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和“99公益日”线上线下善款募捐活动,指导好各乡镇(街道、示范区)前期筹备、活动开展、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十九)建立“阳光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互联网慈善监管。一是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时发布,确保县慈善总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打造权威的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建立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快捷的进行信息查询和监督。三是坚持实时网上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布资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
八、聚焦地名文化保护,规范区划地名管理
(三十)持续推动撤乡建镇工作,规范地名管理。一是提高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撤乡建镇工作。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栾川乡撤乡设镇尽早得到批准,稳妥推进其他符合条件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二是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和使用管理。以国家地名信息库为抓手,健全地名信息更新维护长效机制,做好地名信息常态化更新完善,提升地名信息服务能力。
(三十一)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做好界碑管理和建设。一是开展“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评定申报。从试点乡镇开始,指导全县有序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织密乡村地名网、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推动地名文化进村入户、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促进地名利农惠农。二是加强界线界桩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联合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落实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责任,坚持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乡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内容,维护好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九、聚焦底线工作,保障民政机构安全运营
(三十二)提高领导服务能力,压实安全责任。一是以《分包乡镇(机构)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为载体,强化分包乡镇(机构)工作联系督导机制,及时开展督导调研,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二是以《民政服务机构应知应会手册》(修改版)为基础,强化民政服务机构对政治安全、健康管理、星级评定、入院评估、食品消防燃气建筑用火用电安全、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管理、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提质增效,督促机构落实好主体责任。
(三十三)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夯实思想认识根基。一是以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季度督导为载体,认真落实好“日巡查、周例会、季考核”机制,通过夜间暗访、突击检查、常规督导、随机调度等形式,盯牢关键环节,常态化多举措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格约谈问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二是以编印《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预案汇编》和2024年度《民政安全故事会》为载体,突出民政行业特点,加强机构职工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坚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急演练不断档,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十四)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保障民政机构平稳运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市65条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好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六查一打五整治”暨冬春季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破网、透网、拆违”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认真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型转变,确保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十、聚焦为民利民,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三十五)规范人员管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以建立强有力的民政干部队伍为核心任务,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统筹谋划和调整配备,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力培养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做好干部平时考核、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填报工作。从严开展干部监督考核管理,发挥考核管理指挥棒作用,用好正向(负向)激励措施,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高标准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和保障工作。
(三十六)狠抓基础工作,细化工作规范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和资金申请,做好项目资金全程绩效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的督导检查,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机关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推进民政工作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建设。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实现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三是做好日常基本工作。做好公文运转、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上级督查、国家安全等机关基础工作,高质量完成建议提案办理、文明单位创建、驻村帮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