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栾川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4亿元,同比增长1.8%,保持了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GDP完成情况
(一)三次产业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1943095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24万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022069万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813801万元,同比增长1.5%,三次产业年内首次实现全部正增长。
(二)细分行业完成情况
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全县秋粮播种面积119244亩,同比增长15.4%,初步测算秋粮产量达到37753吨,同比增长21.6%,消除了夏粮减产的影响,农林牧渔业扭转下降势头,完成增加值117005万元,同比增长1.8%。
规上工业势头强劲。1-9月,全县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0%,在九县中位居第1,规下工业增加值虽然下降3.5%。但受规上工业带动,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888996万元,同比增长3.7%。
建筑业市场低迷。前三季度,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8002万元,同比下降28.6%,认定增加值135130万元,同比下降8.6%。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数、竣工产值、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从业人员等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贸易行业仍未走出疫情影响。受疫情影响,全县贸易市场仍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60825万元,同比下降1.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70106万元,同比下降9.6%。
金融行业保持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县金融业增加值62196万元,同比增长10.6%。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23.9亿元,较年初增加30.8亿元,贷款余额124.8亿元,较年初增加18.1亿元。
其他服务业内部分化明显。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1%和2.8%,整体均呈增长态势,但具体来看,既有增速高达24.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的行业,也存在增速为-24.2%的(文化体育娱乐)行业。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从细分行业看,仍有较多行业未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全县GDP同比增长1.8%,三次产业均实现正增长,整体看已经走出疫情影响。但从细分行业来看,仍有建筑业(-5.5%)、批发业(-4.2%)、零售业(-0.7%)、住宿业(-9.5%)、餐饮业(-9.7%)以及营利性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0.7%)、文化体育娱乐业(-24.2%)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卫生和社会工作业(-0.3%)共9个细分行业为负增长。
二是从增长动力看,投资及消费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2%,与核算GDP直接关联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分别为-4.4%、0.8%、-15.2%、-6.6%,直接导致批零住餐四个行业负增长,同时间接影响了其他服务业行业。投资方面,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增速较1-8月(5.2%)下降6.9个百分点,自5月份转正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为-20.8%,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三、工作建议
截至三季度,全县经济整体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应看到,很多行业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在四季度还有进一步下滑趋势,根据当前形势,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投资拉动。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县经济,把真金白银转化为经济增长。二是促进社会消费。继续谋划实施促进消费的调控措施,争取结合全县冬季旅游项目,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外来客流和本地群众消费水平。三是着力构建区域经济。在发展栾川本地产业的基础上,利用逐渐成型的高速路网,构建区域经济,为全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