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季度全县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20万元,同比增长7.4%(按可比价格计算)。规上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进、但又曲折反复的变化特征。
一、工业生产向好趋势明显
1、钼、钨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同环比均有一定增长。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影响,我县主要钼产品市场价格持续攀升,钼铁3月均价为8.1万/吨(含税价,下同),同比上涨32.9%,较2月环比上涨2.5%;钼精矿本月均价为1170元/吨度,同比上涨46.2%,较2月环比上涨5.4%;钨精矿本月均价为1151元/吨度,同比上涨15.6%,但较2月环比仅上涨1.4%。
2、从行业大类看,多数行业同比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末,全县11个行业大类中,7个行业保持增长,增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分别增长70.8%、51.9%和28.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则同比分别下降28.8%、19.6%和18%,位列后三。
3、一季度末,9类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呈增长态势。锌金属含量998吨,同比增长206.4%;;萤石为25157吨,同比增长122.1%;铅金属含量5633吨,同比增长62.9%;黄金产量36.7千克,同比增长57.6%;硫酸49268吨,同比增长34.2%;商品混凝土52029立方米,同比增长19.4%。而铁矿石成品矿为114506吨,同比下降14.8%;其中:铁精矿为59673吨,同比下降8.8%;钼精矿和钨精矿产量本月止分别为18579吨和4481吨,则同比分别下降12.4%和19.6%。
4、规上工业主要效益指标上涨态势明显,增幅较大。全县58个规上工业中,一季末累计亏损企业个数达29家,亏损面达50%,但较去年同期回升10.7个百分点;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末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6766万元,同比上涨107.4%,实现利润总额72678万元,同比上涨401.3%。主要效益指标实现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我县大型企业洛钼集团的资产并购。全县1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一季末盈利行业同比占八成(亏损行业只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5、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本季末,我县三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完成增加值36799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36.5%,同比增长24.5%。高新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县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工业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大、中型企业支撑力度分化较大。从企业规模看,全县规上大型企业(洛钼集团和栾川县龙宇钼业有限公司)一季度累计实现增加值50400万元(占比50%),同比下降9.8%;中型企业(共11家,增加值占比18%)累计增速则同比上升19.2%。由于受县大型企业栾川县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引流井事故停产整顿的影响,从而拖累大中型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本季末同比下降3.2%。
2、工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突出。在全县5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截止一季度末,41家涵盖依赖资源,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企业产值占总体的比重为89.4%,产能严重受限于资源,产品价格受国内外市场影响较大。
3、从用电量、工业增值税支撑指标看,一升一降。3月工业用电量为647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6%,较2月环比下降4.3个百分点;当月止累计完成22778.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1%。工业增值税当月完成1838.28万元,同比下降44.8%;3月止增值税累计完成6381.23万元,增速同比下降3.8%。
三、建议
一季度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喜中有忧,但整体稳中有进。鉴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尽早部署,做好对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特别是对现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要加强督导,有针对性的实施一企一策,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难题;督导企业加强管理,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加强市场分析,把握销售节奏,实现销售目标;加强相关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使企业真正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