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栾川县水利局响应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创优年”的号召,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要素保障为目标,简化完善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水利营商环境,助推栾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便民为原则,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围绕“最多跑一次”目标,对标省、市涉水行政许可事项,水利局不定期对33项审批事项进行后台更新维护,同步更新17项行政许可办理模板,及时调整审批流程,确保与上级一致。同时更新一次性告知单、二维码,方便企业、群众快速办理。积极推行“一窗办理机制”、“容缺办理制”、“告知承诺制”、“互联网+”线上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增效为目标,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放权赋能改革工作,洛阳市水利局赋予栾川县水利局的13项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有效承接,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有监管”。2023年以来,水利局承接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共办理100项,其中水土保持方案审批6项,取水许可25项,水土保持监督检查1项,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活动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权限19项,对单位/个人取用水行为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权限49项。
以诚信为导向,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水利局及时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大数据为纽带、信用平台为依托、联合奖惩为手段、诚信宣传为导向,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印发《栾川县水利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借助“信用河南(中国栾川)”系统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河南)”系统对行政行为进行公示。截止2023年8月底,行政许可事项共公示38项。
以规范为准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互联网+”监管,提高部门抽查占比,在保持对失信企业监管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守信企业的打扰,为经营主体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目前,“互联网+”监管系统共录入127项检查事项,其中对单位/个人取用水行为的行政检查和对单位/个人取用水行为的行政检查占98项。“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系统上半年抽查任务已完成,上半年随机抽查企业共11个,抽查结果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河南)”系统公示,下半年随机抽查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以宣传为契机,营造浓厚营商氛围。水利局以宣传为抓手,多管齐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一是线上开通“栾川水利”公众号,增设“企业服务”板块,在该板块设置“水利服务热线”、“行政审批许可”、“优化营商环境”和“涉企服务投诉”4个功能,方便群众办事查询。公众号不间断推送工作信息十余篇,更好让群众感受到浓厚的水利营商氛围。二是线下积极参与“3.22世界水日”、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月”和“大走访”等系列营商环境宣传活动,摆放水利宣传展面,放置宣传台,宣传人员为来往群众分发宣传页、宣传手册和宣传卡片,准确解读涉水政策措施,为来往群众解疑答惑,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为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以服务为宗旨,加强助企服务对接。水利局全员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将主动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一是积极走访联系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宣传政策,真心实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到2023年年底,水利局工作人员结合“万人助万企”工作要求,围绕重点企业生产用水需求,将对全县所有涉及用水企业走访完毕,落实水利助企惠企政策。二是对今年在政务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办理过行政审批事项的27家企业开展电话回访工作,回访企业对审批流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对审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回访,办事企业对水利局的工作做出高度评价,满意度为100%。三是开展助企服务对接活动,水利局组织对接人员进行分组,全体副局长带头,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对30家包联企业进行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真收集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意见建议,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使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实效,为企业的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以评价为抓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了及时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水利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水利局借助微信公众号和广大通知的积极转发、在单位显眼处张贴和摆放倡议书、调查二维码和评价展面、在政务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处制作摆放“好差评”二维码以及对外电视机滚动播放调查问卷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群众参与评价。本次张贴调查问卷、二维码等5份,倡议书1份、评价展面1个,评价内容涵盖招标投标、信用监管、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水利局根据评价内容认真吸取意见建议,做好记录并汇总,完善自身各项监督监管和审批职能,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