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开启适老模式
微信
生态立县·创新活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耕莘街道:“群众主体+市场运营”激发基层服务新动能

作者:耕莘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

今年以来,耕莘街道深入贯彻市委乡村振兴“151”、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整合辖区资源,建设邻里中心。以群众为主体,加强市场运营,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精简高效的服务体系,提升街道整体精细化服务水平。

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以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服务进社区工作为契机,统筹整合街道、社区、网格原有功能室和闲置房屋资源,谋划打造1个区域级、8个社区级、7个小区级邻里中心,目前区域级、社区级邻里中心已打造完毕,小区级邻里中心已建成2个。以服务群众、协商议事、就业创业为目标,改扩建养老、医疗、教育、托幼、技能培训等功能室100余间;综合考虑人口密度、服务群体特点和空间布局等要素,融合文化体育、红色教育、乡贤会客等需要,因地制宜设立特色功能室,例如大南沟社区立足满族聚居特色,建设民族大团结展馆,将满族特色文化融入邻里中心建设,兴华路北社区结合青少年需求设立共享自习室,在方便城乡居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社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依靠群众,精心组织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求,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问题,依靠群众力量让邻里中心活起来。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能人,成立群众自乐组织,同时举办首批文化策划师聘任仪式,聘任30名文化策划师,作为社区自乐组织文化活动负责人,由文化策划师制定服务清单,网格员进行转发宣传,群众根据自身需求到附近邻里中心参与舞蹈、戏曲、绘画、书法等活动。成立耕莘金剪刀志愿服务队,8支耕莘金剪刀志愿服务队,每周三在各社区邻里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组建金管家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111人,协助相关部门规范主次干道电动车停放。探索网格化管理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划小治理单元,扩大服务范畴,组建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业主委员会等250个居民自治组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推动社区多元治理。通过完善志愿服务、自治和自乐组织(即三自组织建设),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调动热心群众、社区能人参与邻里中心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三、市场运营,精准服务

坚持三分建设,七分运营理念,探索实施场地换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社区通过提供场地、减免房租水电等方式,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文化组织等,进驻邻里中心,既提高了活动质量,又精准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要,实现社区、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居民三方共赢。比如,大南沟社区、兴华路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交由乐养居运营,兴华路北社区盒子美术馆与米罗美术合作运营,既提高了服务质量,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拓展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空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截至目前,耕莘街道共打造11处邻里中心,已累计开展活动260余次,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经营性服务协议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