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开启适老模式
微信
生态立县·创新活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

兴华路北社区:公共服务进社区,走出一条亲民路

作者:耕莘街道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2日

公共服务进社区,是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居民畅享公共大服务。那么,怎样才能使居民回家乐享服务?这是社区当前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为“公共服务进社区”试点的兴华路北社区,在栾川县耕莘街道的直接领导下,勇于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一条暖心的亲民路。

 

隔心墙   暖心房

公共服务内容10大项,为使服务尽快落地见效,社区接连打出一套环境建设的“组合拳”。

——服务功能最大化。压缩办公面积至50平方米,腾退办公用房5142000余平方米。拆隔心的 “办公柜台”,建亲民的“服务吧台”,撤生冷的行政办公桌椅,换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迎合居民需求、兴趣,建起了舞蹈室、书画室、托幼室、卫生室、棋艺室、健身房、城市书屋、青年之家等14个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功能科室,为居民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套餐”。

——建设亲民口袋公园。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伸展的亲水步道、新潮时尚的互动墙,还有那“我在社区很想你”的温馨牌语 ,让人顿生惬意和暖意。社区口袋公园虽小,却秀出社区的方寸之美,实实在在为居民带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见美”的微幸福。

——设立导引台,推行首问负责制,落实 “一站式”服务。

——实施全年无休工作机制,服务居民零距离、全天候、无障碍。

 

无中生有  从无到有

赵女士揭下互动墙上的自己的征婚卡片,一脸幸福地走进社区。她是特意来感谢社区的。社区举办的首场家长公益相亲会,让她成功“脱单”,找到心仪的爱人。

社区棋艺室里,象棋切磋者凝神静气,各显神通。楚河汉界之间,横车纵马、拼杀胶着;深浅交替中,调兵遣将,跃马扬鞭;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棋艺室“棋”乐融融。

这是兴华路北社区发生的幕幕暖心场面。

特色服务科室建好了,接下来是通过功能科室运作吸引居民回家的问题。那么谁来运作?又如何运作?社区针对自身人手紧、能人缺的实际,不等不靠、集思广益、“筑巢引凤”。即借助社会力量,举办灵活多样活动,请居民参与乐享服务。为此,社区邀请辖区培训机构、学校等社会文化达人担当重任,定期开展公益美术课、书法课、舞蹈课、棋艺比赛等公益活动,让各年龄段居民玩在社区,学在社区、乐在社区。

这种借力发力,无中生有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社区服务资源的功能优势,使社区从无到有,引来了人流,拉满了人气。

 

探寻永续密码破解服务瓶颈

“人气之旺,只能印证服务方向与方式的正确,但并不代表能旺其长远,因为商家是以盈利为目的。”社区党委书记王宇航着眼长远服务,客观、深入分析服务现状。是的,社区是以公益活动为主,而商家所追求的是通过活动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显然,让商家长期讲奉献不实际也不可行。私营的有偿性与公益的无偿性相碰撞,凸显服务瓶颈。

“共享共赢是破解服务瓶颈的有效办法。”王宇航一番创新思维,使社区服务“柳暗花明”。

社区坚持公益为主,兼顾商业服务。邀请相关商家进驻正常性经营,社区以无偿提供房源,换取永续公益活动和商家低于市场价的收取费用,从而实现社区、商家、居民三方共享共赢。

宣传要加力。选准诸如抖音等用户量大、粉丝活跃度高的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共服务进社区”工作,不断炒热居民的思想,逐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居民把社区永远当家,常回家,当主人、享服务。

……

探索无止境,服务质更优。兴华路北社区敢闯、敢试、敢为,通过不断创新赋能,让“公共服务进社区”工作既有温度、深度,更有广度和长度。(姜莎  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