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记账作为住户调查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住户调查源头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是适应新时代统计改革要求、实现统计调查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按照省、市安排,我县在150户城乡住户中逐步开展电子记账,现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当前住户调查电子记账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电子记账工作,提高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组织人员调研如下:
一、电子记账的特点和优势
(一)功能丰富多样,记账方便快捷。一是调查户可自由选择使用移动端或PC端进行记账,“一号多用”可实现家庭成员同时记账,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还能防止可能因家庭人口较多导致收支漏记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记账质量和效率。二是电子记账数据直接传输住户调查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保密性加强。三是调查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记账习惯自主选择模版记或分条记等方式,品名搜索只需输入关键字即可自动匹配相关项,还可通过看一看对记账流水进行查询、修改,详细掌握家庭支出情况和收支趋势等,为住户带来了更加优质的记账体验。
(二)实现实时监管,便于审核查询。调查员可直接通过住户调查平台实时掌握调查户记账情况,从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与记账户沟通核实。及时对记账滞后、漏记等行为进行督促提醒,还能通过退回功能将混记、错记等不规范账目反馈给记账户进行修正,把问题解决在平时,实现调查户记账和数据审核同步完成,从而保证调查户记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能有效弥补纸质账本查询审核滞后的缺陷,也避免了因编码录入审核工作量较大可能导致的人为失误,进一步提升了源头数据质量。
(三)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电子记账由住户通过移动终端下载E记账app或电脑网页版进行记账,收支账页情况直接同步到住户调查平台,平台系统可实现自动审核编码,减少了基层调查员收发账本、编码录入等环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降低了编码录入环节造成的人为误差,实现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双提高。
二、我县住户调查电子记账的现状
2021年,我县住户调查样本分布在9个乡镇,15个调查小区,共150户,其中,城镇记账户50户,农村记账户100户。截止目前,150户调查户中,电子记账户130户,电子记账率达到86.67%。其中,城镇电子记账户44户,电子记账率88%;农村电子记账户86户,电子记账率86%。
三、当前我县推行电子记账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调查户对电子记账操作不够熟练,记账能力有待提高。一是个别记账户尤其是老人户学习和接受能力不强,对电子记账上手较慢。二是记账不规范,单位选择不正确、随意填写数量导致控制范围超限,品名出现错别字或不从关联项中选择等等,造成系统无法进行自动识别和编码。电子记账虽为调查员省去了前期的编码录入工作,但大量账目仍需调查员进行二次审核修正,在此环节工作量较大,与住户沟通核实账目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三是记账不及时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记账户还未养成良好记账习惯,需调查员多次催促才进行补记。
(二)系统缺乏稳定性,功能还不够完善。一是记账数据有时不能实时同步至住户调查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二是记账软件运行还不够稳定,经常出现闪退和登录报错等问题,且不能及时解决,导致记账户无法按时记账。三是字典库有限,系统自动识别编码不够精确。因个别调查户记账时品名填写不规范且有些品名不在字典库范围内,造成系统无法自动识别编码或识别编码错误,如错把猪肉归为面粉制品。三是无法注册体验账号,尤其对于有意愿进行电子记账的新一轮调查户来说,因手机收不到验证码信息导致体验账号注册失败,无法提前操作学习,导致其电子记账积极性不高。四是查询修改功能不合理,对于本季度非当月错误数据,记账户需自行通过筛选功能进行修改完善,但修改保存后无法自动返回所选月份账页,而是直接跳至主页,这给需要修改多条数据的记账户带来极大不便,且在修改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错改、误删等现象,影响数据质量。五是条码记、照相机等个别功能不能使用。
(三)当面沟通减少,不利于感情维系。一方面,对于使用电子记账的住户,辅调员无需收发账本,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记账户见面沟通的机会,在减少辅调员任务量的同时,可能也会造成部分辅调员思想懈怠,影响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调查员能实时通过平台查看调查户记账情况,发现问题会及时通过线上方式与调查户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积压率下降,但可能会导致实际入户中电子记账户访问成功率低于账本记账户,调查员与记账户之间缺乏更为直接、有效的沟通,不利于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四)全面推广受阻,普及率有待提高。一是个别辅调员对推行电子记账的积极性不高,对电子记账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心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点辅调员年龄普遍偏大,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还身兼数职,导致对电子记账推广工作力不从心。二是部分记账户存在畏难和抵触心理,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记账户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是习惯用账本记账,不太愿尝试新的记账模式,配合度不高。三是基层现行的调查网点大多为农村,年轻人外出从业,由留守老人记账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较低,对智能机操作不熟练,电子记账错误较多导致记账质量下降。此外,电脑、智能手机在农村点老人群体的使用率还不够高,有些调查户有意愿但因设备限制,无法选择电子记账,推行工作受阻。
四、做好住户调查电子记账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动员推广。要严格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质量、注重规范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调查户积极参与电子记账。一是对于有意向进行电子记账的调查户严格把关,杜绝因盲目推进而导致的记账质量下降等问题。二是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演示操作流程、老户动员等方式,宣传介绍电子记账的便利和优势,打消记账户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三是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住户,可以直接使用电子记账,对于年龄较大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住户,可以优先采用纸质记账和电子记账双轨并行的方式,在确保记账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记账情况逐渐转变为电子记账单轨记账。
(二)加强培训指导,提升记账能力。一要加强对住户专业人员和辅调员的培训,注重培训效果,可通过多媒体等多元化方式教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训后要检验学习成果,确保其熟悉掌握电子记账操作技巧,从而在工作中更好地开展记账辅导。此外,号召大家争做记账员,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电子记账的难点和痛点,从而增加指导的针对性,让记账户少走弯路。二要加强对记账户的培训,落实包点包户制度,通过“老带新、一对一、手把手”扎实做好电子记账培训和指导,为记账户发放E记账操作手册,现场演示操作流程,根据电子记账户的记账情况列出问题清单,进一步加强重点访问重点辅导,有效解决记账户的疑难困惑,切实提高其记账能力,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三)做好更新完善,不断优化服务。一是做好软件系统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其稳定性和兼容性,防止闪退、登陆报错等情况的发生。二是应尽快将条码记、照相机等功能投入应用,增加单位选项,为调查户提供多元化选择。三是扩充字典库,根据生活实际增加品名词条,提高品名识别和自动编码的准确性,完善查询修改功能,强化此功能的人性化、智能化设计。四是增加用户自主审核和错误提示功能,防止收支漏记,提高记账准确率。此外,还可增加自动折算功能,如将馒头单位记成“个”的自动折算为重量,减轻调查员审核修正负担。
(四)增加访户频次,健全沟通机制。一要做好与调查户的情感维系,虽不用收发账本,但不能减少对电子记账户的入户访问。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户中,直观、全面掌握调查户家庭动态,检查其记账情况,纠正记账中存在的错误,扎实做好记账指导。二要通过电话、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实现记账提醒、疑难解答、经验分享等,从而拉近彼此关系,进一步提高记账户的配合度,推动住户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审核监管,提升数据质量。要提高责任意识,依托住户调查平台全面加强对电子记账数据的审核监管。一是严格落实日审工作,实时监控电子记账户记账情况,做好记账提醒、编码补充,认真核实存疑账目,排查收支漏洞,进一步降低电子记账差错率,确保住户记账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要求调查员对所包网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结合住户家庭台账加强对电子记账操作不熟练、记账质量不高等重点户的审核监管,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指导,切实提升记账质量。三是电子记账数据修改要做好审核查询记录,强化痕迹化管理,保证工作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