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实施
方案》解读材料
现将《栾川县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解读材料汇报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为深刻汲取河南“7.20”特大暴雨引起的沉痛教训,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小流域清淤、清障、护堤(以下简称“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提升全县小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县水利局在充分征求相关县直部门和各乡镇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该《实施方案》。
二、意见稿起草过程
《实施方案》起草工作从2021年8月份开始,历时2个月时间,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由县水利部门牵头,对全县河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摸清河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形成了客观全面的河流情况调查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县《防洪规划》及前期各乡镇受灾水毁情况等,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
第二阶段: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征求了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管委会)对《实施方案》初稿的建议,并先后2次召开会议对《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后广泛征求了法规、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特别是对主要指标、核心数据等进行了审核,在充实完善之后,又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和修改,形成了今天提交大会的“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范围,确定了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生命至上主题,全面实施防汛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提升河道行洪及山洪灾害预警能力,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确保安全度汛,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民安县泰、富民强县目标。
第二部分为治理原则。一是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通过河道“两清一护”,彻底清障、清淤,科学加固护岸,建设智慧水利,实现防洪减灾全面能力提升,保障群众居住区、重要经济区和主要基础设施安全。二是坚持自然属性,生态优先。河道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滩则滩,注重保护河道原有形态及生态,实现蓝绿融合。三是坚持统筹兼顾,人水和谐。综合考虑上下游、左右岸防洪与发展要求,实现安水与净水相结合,治水与兴水、亲水相统一。四是坚持依法依规,建管并重。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要依法依规报批。严格河道采砂管理,加强河道清淤疏浚行为监管,严禁变相非法开采河砂。全面落实河长制,严防“四乱”问题发生。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政府负责全县小流域治理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治理规划和资金补助;各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工程设计、筹资、建设和管理;各有关部门协助做好资金争取、技术服务、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和要素保障等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带动群众参与,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确保小流域治理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第三部分为治理范围及标准。治理范围: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所有小流域及10平方公里以下重要支流。治理标准:伊河县城段50年一遇,镇区段20年一遇,乡村段10年一遇,农田区段5年一遇或不设防考虑。河道清淤不得危害原有护岸安全;河道管理范围内影响行洪安全的障碍物一律拆除清理,实现全面清淤清障。
第四部分为主要治理任务。一是全面实施河道清淤清障;二是加快堤防工程建设和河道综合治理;三是全力打造“两清一护”示范小流域。
第五部分为时间及方法步骤。一是2021年10月底前摸底排查,规划设计;二是2021年12月底前重点推动示范小流域治理;三是2022年5月底汛期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四是2022年12月底前拓展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六部分为工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三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四是加强工程管理;五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六是强化项目督导检查。
以上是对《栾川县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解读材料,现提请大会予以审议。
四、解读机构
栾川县水利局 联系电话:66822201
五、解读渠道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文件和解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