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开启适老模式
微信
生态立县·创新活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栾川

【回望2019】落实“四个不摘” 巩固脱贫成果

作者:贾静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1日
  “2019年,我县贫困群众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达到97.98%,所有贫困村实现出列,812户193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07%。”这一串串数字是我县在脱贫攻坚战的大考中,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2018年5月,在退出贫困县序列之后,我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让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农家宾馆开门迎客
核桃加工致富忙
  以上率下 不摘责任不松劲
  摘帽不摘责任。我县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每周2天走访贫困村以及脱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成立14个县级重大专项指挥部,进一步梳理任务清单、盘点对账,压实责任;安排182个党政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23个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农村党支部评星晋级,动员6300名党员干部每人分包1至3户贫困户,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
  同时,我县出台《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实施意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唯一保留的表彰奖励和责任状事项,今年以来提拔干部名额全部用于扶贫领域。
拨云岭村核桃牡丹间种产业
搬迁社区更宜居
  产业增收 不摘政策不留底
  摘帽不摘政策。我县保持投入不减、政策不变,不断完善易地搬迁配套服务及产业,推进医疗保险和签约医生全覆盖;实施了4.42万亩造林绿化,落实生态补贴559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户贷率达到28.52%;发放教育补贴资金1222万元;落实残疾人补贴496.1万元,集中托养188人;实施农村公路项目215个,安全饮水项目61个,改造卫生厕所38650个,垃圾处理率达100%,严格落实了各项扶贫政策。
  我县通过‘栾川印象’品牌,带动了产业发展,实现了群众增收;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40个,打造出57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高速免费公益扶贫活动让群众增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增收能力。
帮扶干部入户走访
残疾群众家门口办证
  尽锐出战 不摘帮扶不断档
  摘帽不摘帮扶。我县继续坚持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县域企业定向帮扶等各类帮扶关系保持不变,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脱贫责任组不撤离。加大扶贫干部培训力度,为一线干部撑起了“腰杆”。更选优配强干部,培育了157个“四星级”以上党支部,打造“不走的工作队”。重点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解决问题、落实政策,提升帮扶成效。拓展资产收益扶贫和企业带贫模式,对弱劳力户、无劳力户进行覆盖,稳定特殊困难群体收入来源。
标准化扶贫搬迁社区
扶贫车间生产忙
  防治并举 不摘监管不懈怠
  摘帽不摘监管。我县坚持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相结合,实行了最严格的督查考核,建立定期排查、数据比对、预警干预机制,保持考核评估、督查巡查、审计等监督管理政策不变,落实常态化督查和不定期暗访,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
  同时,我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组建饮水安全保障服务队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推进“控辍保学”,守牢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辍学底线,实行疑似慢病、残疾群众鉴定办证上门服务,投入资金用于贫困群众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进一步降低大病群众医疗负担;还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对各类问题,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并进行解决;把问题整改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相结合,确保问题不反弹。
(李莎  宋香丽  卢天奇  整理)
(刘冰  樊秀婷  崔浩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