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栾川县委 栾川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
报 告
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
2023年,栾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行稳致远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栾川县乡镇(街道、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2023年度目标分解计划》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印发《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明确十个方面35项具体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召开5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扎实推动法治督察考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对重点领域执法单位、各乡镇开展实地督察,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采用“述法+评议”模式组织全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述法,推动完成全县299名领导干部进行书面述法。
(三)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会议精神,开展县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4次,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学法10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6场次,累计培训408人次,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围绕“八个强化”,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一)强化政府服务效能,实现政务服务全面升级。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不见面服务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审批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开展“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三减一提”工作,办事材料压缩60%以上,升级“就近办、自助办”,梳理“就近办”事项248项。推动“跨省通办”服务,公开发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125项,“免证可办”事项150项,全年共办理“跨省通办”业务7万余件。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招投标环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263个,节约资金909.88万元。“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全面落实,企业反映问题处理率达100%。企业“五转”有序推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346家。
(二)强化文件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法定程序。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备案、清理“四关”,明确要求涉企规范性文件必须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并完成公平竞争审查。2023年,审查备案规范性文件5件,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开。二是制定合法性审核办法和流程。创新“三审三议”审核机制,今年共对417份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其中对3份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报告》。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清理已过时效以及错误认定的文件40件,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26件,保障了规范性文件与上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一致性。
(三)强化行政决策程序,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清单制度。2023年,广泛向部门单位征集年度重大决策事项,经动态调整后,最终确定了2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开。二是不断完善依法决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今年以来,县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对16份政府重大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出具10份《合法性审查意见书》,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0条。三是强化基层法治参谋作用。加强对司法所长和相关工作人员法治业务培训指导,落实司法所长列席党政会议制度,全年共开展法治业务培训10次,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32条。
(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强化执法监督。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重要抓手,通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督查、案卷评查等活动,不断夯实行政执法基础。组织开展全县“三项制度”专题培训16次,换发行政执法证704件、监督证20件,评查执法案卷116卷、合格率98%。二是抓“放权赋能”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织7个权限下放单位与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辅导员、联络员对接分包机制,召开座谈会2次,举办业务培训会3次,现场模拟执法培训1次,培训乡镇执法领导及执法人员241人。三是积极推动包容柔性执法。梳理公布全县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事项386项,对符合清单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免罚或减轻处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适用“四张清单”作出的不予处罚办理案件数1136件,从轻处罚140件,减轻处罚49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4件,重大行政处罚审查备案23件。
(五)强化权利监督制约,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今年来,办理县人大建议95件、政协提案165件,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通过主动公开投诉电话、政府热线网站等各类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受理群众诉求。二是扎实开展审计监督。对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跟进审计,全年组织实施审计项目33个,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925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68501万元,向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68条。三是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优化政务公开栏目设置,健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工作更加透明。2023 年累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县内要闻、政务动态等各项信息 2800 余条,收到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98 个,全部按要求办结。
(六)强化基层治理水平,助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积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由人民调解牵头、诉前调解为主,“三调联动”、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为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发挥11个行业调解室和20个诉前调解室作用,实现各领域、各部门纠纷实质性化解。202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744件,成功化解3727件,调成率达到99%。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计划引导、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总结提高四步工作法,提升行政复议的治理效能。2023年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3件,受理44件,纠错率达到28%。三是创新实行“等级式关注、层级式分包”府院联动运行机制。将受理的案件等级式分为“一般、重点、必须”三大类,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及影响的大小层级式由领导进行牵头化解,有效提高了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质效。2023年,县府院联动办共接收县法院移送案件48件,纳入化解中心平台27件,化解率达到96%。
(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巩固安全防线。一是大力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出台了《栾川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搭建起县、乡完善的应急救援网。二是强化应急救援演练。指导直接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0余次。此外,督促指导全县重点15个乡镇214个村小组均按照每户至少一人参加汛期应急避险演练要求,组织动员开展自然灾害逃生演练,做到全员发动,全覆盖参加演练。三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重点行业领域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情况。2023年,监督检查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82家次,出动执法检查764人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八)强化组织保障,全力提升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一是坚持上下同频共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树立最高示范创建标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听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汇报,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安排。优化依法治县协调推进工作机构,实行专班推进,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明确牵头单位,压实各自责任,推动示范创建指标高标准完成。二是坚持创建有机结合,以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创新“12358”工作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以及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以“建”夯实基础,以“创”示范引领,坚持“建”和“创”有机衔接,实现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2023年,栾川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如法治政府建设协调推进机制还需优化,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效能还需持续提升等。
2024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统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法治化改革,制定法治栾川建设重点工作,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提升依法治县水平。二是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深化行政审批事项管理,打造极简审批,谋划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是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围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提升我县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做好乡镇、街道赋权有关工作,推进执法职责、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探索出台多部门联合监督协作机制,着力打造行政执法监督共同体。四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法律十进”工作,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特此报告。
中共栾川县委 栾川县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9日